浦东新区麦子、绿肥“清明”苗情(第十六期)
发布日期:2018-04-09 来源:农技中心 作者:钱建龙 浏览:831
一、气候与苗情特点
“春分”节气后,气温总体回升较快,日照相对充足,对麦、绿肥生长较为有利。本期苗情考查结果汇总如下:
二麦:小麦、大麦平均总苗数分别为36.6万和40.1万,比去年分别减1.2万和0.7万;苗高59.2厘米和62.1厘米,比去年分别减1.7厘米和1.5厘米;叶龄9.5张和10.1张,比去年分别减0.3张和0.2张;绿叶4.4张和4.6张,比去年分别减0.2张和0.2张。目前大麦已齐穗,小麦“清明”前后进入“抽穗期”,预计4月10日前后进入“齐穗期”,4月15日左右进入“扬花期”,生育期与常年相当,较去年稍晚1-2天左右。
绿肥(蚕豆):蚕豆平均株高39.2厘米,绿叶13.3张,分枝5.1个。与去年同期相比株高减1.5厘米,分枝减0.5个,绿叶减0.5张。
二、下阶段管理意见
目前,麦子已进入生殖生长阶段,养分分配中心将转向灌浆结实和籽粒生长。因此,下阶段的管理重点也应转向养根保叶、争粒增重和防治病虫害上。
1、看苗补肥。
对于部分小麦剑叶正在抽出,尚未施用肥料的田块,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,补施肥料,提高粒重。
2、防治病虫。
重点防治二麦赤霉病。应根据植保部门意见,及时用药,加强防治,确保产量。
3、继续做好沟系的清理工作。
及时清理田外沟系,确保排水畅通,减少渍害,防止根系早衰,延长作物叶片的功能期。
4、适时耕翻绿肥。
绿肥盛花至初荚期是绿肥肥效最高时期,因此,必须做到适时耕翻,充分发酵,提高肥效。要求在4月中下旬完成绿肥耕翻(最迟必须在水稻种植前25天耕翻)。耕翻方法:耕翻分二次进行。选晴好天气,第一次深翻(15厘米左右)以掩埋绿肥为主,耕后晒2-3天使绿肥茎叶稍软,再灌水泡田5-7天(期间不脱水,避免养分流失)。第二次浅耕,使绿肥和土壤充分拌和,促使下层绿肥腐烂,充分发酵。
浦东2017—2018年度二麦清明苗情 单位:万/亩、厘米、叶、个
二麦
|
基本苗
|
总苗数
|
株高
|
绿叶
|
叶龄
|
大麦
|
17.9
|
40.1
|
62.1
|
4.6
|
10.1
|
小麦
|
17.2
|
36.6
|
59.2
|
4.4
|
9.5
|
比上年同期±(大麦)
|
-0.3
|
-0.7
|
-1.5
|
-0.2
|
-0.2
|
比上年同期±(小麦)
|
-0.6
|
-1.2
|
-1.7
|
-0.2
|
-0.3
|
浦东2017—2018年度绿肥清明苗情 单位:万/亩、厘米、叶、个
品种
|
基本苗
|
株高
|
绿叶
|
分枝数
|
蚕豆
|
0.72
|
39.2
|
13.3
|
5.1
|
比上年同期±
|
-0.05
|
-1.5
|
-0.5
|
-0.5
|